博客
关于我
tryParse 检测入参是否是数字
阅读量:696 次
发布时间:2019-03-17

本文共 1283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C#中的TryParse方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判断输入字符串是否能转换为指定的数据类型,还能直接输出成功转换后的结果。这对于处理输入数据时非常有用,特别是在我们需要验证用户输入或确保数据格式正确时。

TryParse方法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将字符串转换为指定类型(如整数、浮点数等),并且它会返回一个布尔值来指示操作是否成功。这使得它既能作为一种代替 traditionally used 的方法,又能提高代码的效率和可读性。

让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理解TryParse的功能:

string testStr1 = "1";string testStr2 = "str2";int testInt1;bool result1 = int.TryParse(testStr1, out testInt1);int testInt2;bool result2 = int.TryParse(testStr2, out testInt2);Console.WriteLine("testInt1 = " + testInt1);Console.WriteLine("testInt2 = " + testInt2);Console.WriteLine("result1 = " + result1);Console.WriteLine("result2 = " + result2);

在这个示例中,TryParse方法首先尝试将输入字符串转换为相应的数据类型。如果转换成功,相应的输出会显示转换后的数值;如果失败,结果会是空值,并且布尔值返回false。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避免由于输入错误或数据不正确导致的异常。

另一个常见的使用场景是结合条件判断来处理不同的输入情况:

if (int.TryParse(testStr1, out testInt1)){    Console.WriteLine("testStr1 是数字:" + testInt1);}else{    Console.WriteLine("testStr1 不是数字:" + testStr1);}if (int.TryParse(testStr2, out testInt2)){    Console.WriteLine("testStr2 是数字:" + testInt2);}else{    Console.WriteLine("testStr2 不是数字:" + testStr2);}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指定不同的处理逻辑,例如在成功转换时执行一个操作,或在失败时提示用户输入正确的值。

TryParse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消除了传统的参数类和 lambda expression 之间的依赖,使我们的代码更加简洁和易于维护。

总之,TryParse方法在处理输入数据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有效地进行类型检查,还可以在不需要引发异常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信息。尝试将其应用到你的项目中,可能会发现它在处理各种输入需求时大大提升了效率。

转载地址:http://ygbez.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Net.Framework概述
查看>>
NET3.0+中使软件发出声音[整理篇]<转>
查看>>
net::err_aborted 错误码 404
查看>>
NetApp凭借领先的混合云数据与服务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查看>>
NetAssist网络调试工具使用指南 (附NetAssist工具包)
查看>>
Netbeans 8.1启动参数配置
查看>>
NetBeans IDE8.0需要JDK1.7及以上版本
查看>>
NetBeans之JSP开发环境的搭建...
查看>>
NetBeans之改变难看的JSP脚本标签的背景色...
查看>>
netbeans生成的maven工程没有web.xml文件 如何新建
查看>>
netcat的端口转发功能的实现
查看>>
Netem功能
查看>>
netfilter应用场景
查看>>
Netflix:当你按下“播放”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查看>>
Netflix推荐系统:从评分预测到消费者法则
查看>>
netframework 4.0内置处理JSON对象
查看>>
Netgear WN604 downloadFile.php 信息泄露漏洞复现(CVE-2024-6646)
查看>>
Netgear wndr3700v2 路由器刷OpenWrt打造全能服务器(十一)备份
查看>>
netlink2.6.32内核实现源码
查看>>
netmiko 自动判断设备类型python_Python netmiko模块的使用
查看>>